中国蒙古学


《蒙古语言文学》纪念创刊50周年之际,刊名改为《中国蒙古学》。《蒙古语言文学》创刊于1954年7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创刊的首家蒙古文学理论期刊,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理论刊物。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研究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蒙古语文工作会议。为了宣传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规范化,会议提出“要创办蒙古语文研究刊物”。翌年7月,《蒙古语言文学》的前身《蒙古语文》杂志(1954-1957年间工共出刊22期)正式出版。1957年,成立了内蒙古历史语言文学研究所,从1958年开始《蒙古语文》更名为《蒙古历史语文》(当年出刊12期)。1959年,再度更名为《蒙古语言文学历史》(从1959年第一期到1960年第9期共出刊21期)。

当时,该刊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不少外国专家、学者为我刊撰写稿件,成为我刊作者队伍的一部分。当时此刊对我国开始研究而并不发展的蒙古学引向深入,培养蒙古学预备力量和一代精英起到了指导作用,不但成为一代蒙古学专家发表成果,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论坛,而且成为热爱蒙古学的诸多学者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从50年代起刊物远销苏联、匈牙利、蒙古、德国、美国、日本、芬兰、加拿大、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国内八省区最多发行量达5000多册。后来由于国家面临三年困难,加之种种原因,1960年末刊物停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社会科学领域通过拨乱反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许多中断研究多年的学科重新又走向兴盛,蓄积已久的科研生产力以空前的势头迸发出来。1979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成立,原内蒙古蒙古语言历史研究所归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并分设许多专门研究所。1980年10月,《蒙古语言文学历史》复刊,定名为《蒙古语言文学》,刊期续前,年出版4期,从1986年开始改为双月刊。《蒙古语言文学》至今已出刊195期,50年来共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700篇,总字数达2000万字。其中蒙文稿约占95%,其余译自英、俄、日、汉或由斯拉夫新蒙文转译。上述文章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并富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从而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有些文章在国内外转载或摘要发表,并为蒙古学界广泛利用。此刊发表的许多文章曾获国家或自治区级以上优秀论文奖或优秀科研成果奖。

《蒙古语言文学》根据读者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先后开设了近百种新栏目。除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科目外,还增设有“文化传统”、“自由争鸣”、“蒙古学明星榜”、“资料与信息”、“翻译理论与实践”、“国外蒙古学”、“研究之余”、“青年学者”、“文献下载”、“名词俗语”、“新书评价”等生动而丰富内容的栏目,从而提高了刊物的资料性和可读性。

50年来《蒙古语言文学》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国内蒙古语基础方言、标准音的确定以及对新名词术语的研究和推广、蒙古地名的标准化,蒙古族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翻译,蒙古族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蒙古语言文献》多年来一贯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注重质量和特色,追求创新,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使刊物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蒙古语言文学》50年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在本刊创刊30周年、40周年之际,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国家民委副主任罗布桑、文精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政领导布赫、巴图巴根、乌力吉、王铎、乌云其木格等同志为本刊题词,使本刊编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振奋,从而使本刊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回顾《蒙古语言文学》50年发展历程,它不仅对蒙古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对蒙古族的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对蒙古民族的兴旺,乃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目前全面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大好形势下,经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蒙古语言文学》改版为《中国蒙古学》。这是中国乃至国际蒙古学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蒙古语言文学》的改版不仅意味着50年的老刊物重新获得青春,同时也意味着它将从此跃上一个崭新的高度,开始新的征途,也预示着我国蒙古学研究将有一个立足中国,面向国际的平台和阵地。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办好《中国蒙古学》,为提高中国蒙古学的国际地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们收录了下面这些卷期:

联系我们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中国·内蒙古
P: (0471) 4992561
E: huangfeilong@imu.edu.cn